从作品本体到存在本体——论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层面 二维码
696
发表时间:2024-09-30 19:26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摘要: 网络文学有四个重要特性,即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作品本体形式和文学性,独特的互联网新媒介特性,新的社会文化特性,以及与人类生存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同步性。这四个重要特性,也决定了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层面,即作品/文学层面、媒介与传播层面、社会文化层面、人类生存(哲学)层面。四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网络文学研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同层面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推动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推进和网络文学的创新发展。 网络文学需要一种综合定义,这种综合,意味着网络文学研究的多层面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92亿,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过2278万,“网络作家表现出主动的文化自觉意识,从而推动了网络文学的主流化进程”。“在多姿多彩、欣欣向荣的大众文化生活中,网络文学彰显中华智慧的原创性力量,继续发挥着传播主流价值、引领时代风尚、激发文化活力、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作用。历经约三十年的发展,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基本成熟,对文学生产关系的结构性影响已经趋于稳定。” 那么网络文学究竟是什么?一般来说,学界对网络文学的定义大致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网络文学范畴甚广,涉及传统文学融合网络技术产生及创生的一切形态,包括网络小说、网络散文、网络诗歌、网络戏剧文学等”。郑熙青认为,“在网络上原创、流通、消费的文学作品”就是中国学术界对网络文学所下的基本定义。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可分为三类:传统文学文本实现的数字化传播;按传统文学模式创作,在各大文学网站公开发表供他人点击阅读的原创文学作品;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合文字、影像、音乐、动画等形式,使用超链接技术的多线性超文本作品。王万举则认为,网络文学是文学在市场机制和互联网机制的交互作用下展开其动力系统的艺术—文化形态。上述诸说即是从广义角度来界定网络文学概念的。与此相对,从狭义上来说,“网络文学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创作并在互联网上首发,一般以付费或其他有偿方式供用户阅读或参与的网络小说”。本文所论的网络文学,则在诸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折中,比前举广义要窄,比狭义要宽,主要指在网络上发表的文字作品,强调其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作品本体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学作品相一致的文学形式,其中,小说是笔者讨论的主要体裁。 近年来学界关于网络文学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以“网络文学”为主题的研究文献就有1041篇,其中期刊论文690篇、学位论文110篇、会议文章9篇、报纸文章226篇,在此前后,也有多部比较厚重的研究专著问世。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角度对网络文学研究进行概括与总结,显然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便是本文写作的初衷。另外,郑熙青新近发表的《中国当代独有的网络文学》一文,探讨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特殊历史和文化背景,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在外国和外语中极难找到有效的对应”,近年来的网络文学研究实际上存在着中文与英文的大众语境和学术语境对话的双重错位,研究者需要透过这种“范畴对应和视角的偏差,辨认出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3](p60)此文篇幅不长,但极具理论价值。《中国社会科学》近年也发表了多篇关于网络文学研究的论文,最新发表的是许苗苗的文章《网络文学:互动性、想象力与新媒介中国经验》。本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两篇文章的回应。 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学的哪些方面?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些方向?网络文学的哪些特性,决定了、并值得学界开展进一步研究?如何从一个更高的理论层面认识网络文学? 一、作为语言作品的网络文学 既然网络文学也是文学的一种,那么语言就是它最根本、最显著的属性,是其本体意义上的特征。“这种文学语言的特别本事能够产生一种特有方式的客观性和语言的组织性,通过这种本事作品所产生出来一切的东西都变成为一个统一体。”雷·韦勒克指出,表面上看,文学作品与一件雕刻或一幅画一样,都是一种人工制品,但其实前者与后者之间有着本质不同,“如果我们毁掉一幅画、一件雕刻、或一座建筑,我们就把它彻底毁掉了”,但是“毁掉一本书或者它的全部版本却根本毁不掉作品”,“诗(或任何文学作品)能够在它们刊印的形式之外存在,而印好的人工制品包括了许多不属于真正的诗的因素”。这道出了文学作品的本质特性,即它是语言作品,是人类以语言形式创造的人工制品。如果认同文学的突出特征是虚构性、创造性或想象性,那么人们现在阅读和探讨的网络文学,恰恰也是符合这些特性的,或者可以反过来说,正是因为人们认为网络文学同样有着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所以才几乎从一开始,就把这种在网络上发生、流传的语言作品,称之为“文学”。 正因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类型,所以,文学和作品层面的探讨,是网络文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如情节紧凑、风格多样,能更好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等。因互联网和数字化之便,有的网络小说篇幅远远超过传统小说作品,成为一大奇观。但一部网络小说再长,也有主题、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有叙述节奏、有语言风格。从文学角度考量其独特的语言、叙事、主题等文学性质,是研究网络文学的重要出发点。 有学者从主题和内容方面研究网络小说。汤俏从题材角度研究《铁骨铮铮》——一本立意于致敬和全景记录银西高铁建设光荣历程的工业题材作品,肯定其情节内容融入了项目建设中的许多一手材料,“刻画了一位兼具才华与情怀、符合年轻人审美取向的人物典型”第一主人公刘建。陆月樱长篇小说《樱花依旧开》以武汉新冠疫情的暴发为故事背景,集中描写了同一个小区的一群居民,他们来自不同地方,有着各不相同的职业:有科研人员、有医生、有快递员、有酒店总监,还有社区网格员。桫椤指出,他们的生活“既有欢爱浪漫也有一地鸡毛,亦如我们周围常见的普通人,甚至折射出读者自己的影子”。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早年的小说《混在北京》,《樱花依旧开》可以说是描写21世纪武汉生活的网络版《混在北京》。林华瑜解读《悟空传》,认为这部作品“叙事结构交叉往复”,“小说主题相当繁杂”,作品“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弥漫在作品里那种浓郁的、成为英雄宿命的悲剧感”。姜飞评论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认为作者“向市场投降了”,小说“不关心他人,不关心他人的苦难,这里没有工人、农民和一切底层人民的声音,没有坚硬的、艰辛的真实生活”,只有“小资”们的“无聊抒情、消费表述和纵欲狂欢”。 还有学者从文本结构、文本范式角度,研究网络历史小说。马季从小说类型学角度出发,认为《芈月传》既有古代言情小说的重要特征,也具备了历史小说的基本要素,如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史料依据、合理虚构等,“打通了古代言情小说和历史小说并行不悖的路径,弥合了网络与传统对历史小说认同的巨大裂痕”。葛娟重点探讨了网络穿越小说的文本虚构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小人物通过穿越成为大人物或改变历史进程,这是人人皆知的谎言。这些情节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成为此类小说叙事的普遍法则,就在于这一叙事主题实际上表达了当代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诉求”。上述论题显然是过去文学研究中经常被关注的问题,可以说,这些都是传统文学研究方法在网络文学研究中的成果体现。 综观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早期网络文学作品通常较短,受技术条件限制,文字精练、情节紧凑,后来长篇网络小说出现,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大大增加。一方面,玄幻小说、穿越小说、科幻小说风行,大量作品涌现,虽然与现实生活拉开了一定距离,但从大的范围讲,也为文学增添了更多主题、内容和风格样式,起到了繁荣文学、满足读者多方面精神需求的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也涌现出大量或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特点,或以艺术形式再现历史的优秀网络小说,如《庆余年》《欢乐颂》《遍地狼烟》等,这些作品完全是传统文学的自然发展。此外,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和阅读方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等特点,受众群体更加广泛和多样化,因此网络文学也是一个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学领域。 正因如此,大多数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概念,仍被许多研究者采用,这不仅说明这些研究方法是必要的,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些方法是有效的。爱·摩·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布斯的《小说修辞学》等经典小说理论,经常被运用于网络文学研究;近一百年来,几代研究者创立、运用、发展的各种理论、方法,也仍然被继续运用。笔者认为,在作品/文学层面探讨网络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质和特点,风格类型、叙事特点、体裁创新、人物塑造与人物性格、语言风格、故事类型,还有作品内容与作者的人生经验,主题思想和价值取向,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或教育意义,等等,都仍将是网络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仍是文学,不可把它与传统文学过分对立,视为异物。 当然,也必须看到,网络文学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仅仅用原有的文学理论,不能完全把握其特质和规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网络文学突出的媒介特点。 二、媒介特性直接形塑网络文学 什么样的武器,决定什么样的战争形态。同样,什么样的媒介与载体,对文学形态及其内容呈现也会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引申一下可以说,媒介即内容,媒介即形式。从媒介角度研究网络文学,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命题。“使网络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得以在当代文化中立足壮大的首要因素是媒介特性。在网络文学中,媒介特性即新媒介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对人们交互方式的改变;文学在不同媒介阶段衍生出的不同路径和形态……” “网络文学”这个词,初看是个偏正结构的名词或名词词组,“网络”是修饰成分,“文学”是主体成分。但这其实是某种潜意识作祟,因为人们长期习惯于阅读纸质文本的文学作品,如果换一个角度,把“网络”当作主体,便会有一种新的视角和认知:网络文学,即属于“网络”的文学,而不是“纸上”的文学,网络,在这里具有了某种主体意味。这种新的视角和认知,针对的不只是这个词,还包括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和现象。大略回顾一下文学史,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宋元讲唱文学盛行,作为“说话”艺术的文学底本——话本小说开始流行。“说话”一般讲究情节生动、语言通俗、声调铿锵、节奏多变,讲话人则态度鲜明,盛情饱满,因此“说话”的家数、叙述技巧,都体现在话本中。明清以后,民间书坊刻书流行,“凡所敷叙,又非宋以来道士造作之谈,但为人民闾巷间意,芜杂浅陋,率无可观。然其力之及于人心者甚大,又或有文人起而结集润色之,则亦为鸿篇巨制之胚胎也”。不同的印制技术,不同的印刷主体,也对书的主题内容、语言有不同的影响与制约。近代报刊业兴起后,文学刊物与报纸副刊成为文学作品发表的最重要阵地,也是这些文学作品诞生与存在的物质形式。19世纪末开始流行的小报和刊物,则直接而有力地催动了近代通俗小说的兴盛,使中国出现了一个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报纸副刊对文体形式更是有直接和独特的影响,“鲁迅的短短杂文,即为适应副刊需要而写成”。 相较于之前的媒介载体,互联网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具有前所未有的颠覆性。互联网使小说、诗歌等的保存与传播摆脱了铅字、纸张等有形介质,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承载巨大的文字量和信息量,并将其快速传播开来,为作者提供了快速生成海量文字信息的便利条件。早在网络文学刚刚出现时,就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学具有双向沟通、即时海量、个人性和日常性等“区别于现成文学写作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几点不同。回顾网络文学媒介平台的发展历程,最初的《华夏文摘》只是一种电子形态的文学期刊,且其内容不是原创的,这时,网络文学的互联网媒介特性尚未完全展露。待“论坛”横空出世,“互联网技术上的突破”便终于“落实为平台运行模式的突破,从而形成‘人人皆可创作’‘时时都能评说’的新型文学制度,把印制文明‘精英中心’主义制度下被压抑的文学力量大大解放了出来”。有学者指出,语言的符号媒介功能在不同时期不同主导媒介形态中的表现并不一致,“在口语主导时期,口语功能为主导,身体、表情的媒介功能为辅助;书写媒介主导时期,口语功能被抑制,书面文字功能被推向了高峰;在印刷媒介主导时期,文字功能开始下降;到了电子—数字媒介主导时期,文字功能遭遇了巨大挑战,地位滑向低谷”。从媒介文艺学的视角看,“支撑写作独立性、反思性、教化性的‘自我’主体观念也不过是两千多年书写—印刷媒介文化的建构物,‘人类文化是人与技术或媒介不间断、互相依存因而互相影响互动关系’的结果”。“口头传播的需要决定了诗歌的韵味特征,诗歌可以说是‘口头文学’;手写的局限形成了散文的文言规范,以便用简约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散文可以说是‘手写文学’;印刷技术的成熟促进了小说的发展,长篇小说更是随着机械印刷技术的普及而走向繁荣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可以说是‘印刷文学’。这样一路梳理下来,‘网络文学’这个概念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尽管学者们在网络文学起源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媒介特殊性是网络文学核心属性的说法,越来越成为学界共识。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较为集中,且理论创获颇多。许苗苗认为:“中国网络文学是世界范围内独特的媒介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特质即在于它不仅呈现为文本,也体现了文本外的活动。”“互动性是网络文学独立于传统书面文学的最主要特征,支撑这种互动的,是网络的多媒体界面和共时交流的次生口语环境。”新媒介时代文学的变革之一,就是网络将隐秘的构思转变为持续的交流,作品的创作呈现为动态过程。由此,写作从封闭的个人生命体验转化为公众视野中的人际互动。郑熙青也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的网络性更多体现在即时性和互动性方面。“即时性表现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迅捷的阅读和评论上,……互动性通常并不牵涉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互动,……强调的仍然是作者和读者通过网络的阅读、评论、回复、打赏等进行直接反馈。换句话说,中国网络文学的‘网络性’相对更体现在网络环境中压缩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网络文学的互联网媒介特性对网络文学内容的影响是直接、深刻而全面的。后来担任起点中文网总编辑的宝剑锋,于2001年在西陆BBS创建中国玄幻文学协会,并在网络上连载《魔法骑士英雄传说》,他自述道:“早期的网络作者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甚至刚开始都没细想,只有一条主线,就这样写下去,随意更新。很多网络作者一有事情了就不写了,断更。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就这样埋没了。”晋江文学城则对作者创作提出具体标准:“脖子以下不能描写。”读者的口味、偏好,也直接影响到网络文学的风格与内容,如晋江的出品“小白化”,是因为“很多读者就说现在我就是一点不想看虐文,我生活这么辛苦,不让我看点甜宠,我怎么活?”无论是读者的口味要求,还是网站的创作标准,都对写作者施加了影响和限制。所以说,网络文学作品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是网络媒介的特殊性所带来的,研究网络文学作品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可以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方式。 媒介特殊性决定了网络文学的特点和特性,也对网络文学的创作、传播和阅读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途径和方式与传统文学不同,具有网络化、数字化、交互化等特点。具体来说,其一,互联网具有即时传播、线上传播、无限容量传播等特性和优势,使网络文学作品摆脱了传统的出版发行机制,为其创作、传播和阅读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平台。其二,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和阅读都依赖网络媒介,网络媒介的特殊性不仅影响了网络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还影响了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方式。例如网络媒介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成为一种群体性活动,网络媒介的非线性特点也使得网络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其三,网络媒介的特殊性也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例如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非线性等特点,为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感。 因此,从媒介与传播的角度,探讨网络文学的媒介特性和传播机制,有助于深入把握网络文学的本质和特点,以及网络媒介对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此层面的研究,需要探讨网络文学作品与互联网媒介的关系、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等问题。当前学界对此已有一定程度的关注,笔者认为,以下论题具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价值:一是从宏观的融媒体角度研究网络文学,从网络诞生的屏幕语境,进一步探讨移动端与阅读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民众媒介生存文化面向的改变”;二是探讨新的媒介形式对文学文体的影响;三是研究网络文学的“超文本性”到底意味着什么?(甚至有的学者已经进一步提出“网络性”概念,试图突破作品、文本、超文本等概念的局限性。 三、社会文化层面的网络文学研究 为什么要从社会文化层面来研究网络文学?因为网络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如当年电影勃兴、流行音乐风行、通俗电视连续剧播放时的轰动一样,网络文学的流行,自然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网络文学在当今的社会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发挥着多重功能: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多元、丰富的阅读方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些文化特征,如快节奏、碎片化、个性化等;此外,网络文学也成了人们表达情感、进行文化交流、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网络文学与社会文化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当今社会文化的背景和氛围,比如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等社会文化特征;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也在不断塑造和影响着当今的社会文化,在文化传承、价值观传播、情感表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网络文学以及网络文化,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话语和文化系统,这种话语之独特,已经到了需要借助词典来“翻译”的程度。看看这些词,人们就可以体会网络文化/网络文学之特殊,已经到了什么程度:“耽美”“腐”“爽文”“金手指”“种田”“种马文”“白莲花”,如果没有专门解说,非网络中人是完全不懂得这些词的含义的。可以说,网络文学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创造力、影响力,远远超出当年的电影和流行音乐。 网络文学在当今社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空间,使得文学不再是高门槛、高成本的艺术形式,而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文化现象。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网络文学的创作、传播和接受都变得更加便利和快捷,为文学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在传统文学日益商业化和大众化的趋势下,网络文学以其新颖、独特、多元的特点,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口味和需求。同时,网络文学也反映了当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可以说,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多元、开放和包容性的文化需求,正是网络文学产生的背景。总之,网络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网络文学创作者和读者的行为和交往,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各种现象和特点;同时,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媒介和文化现象,也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因此,从社会文化层面来研究网络文学,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脉络,及其在当今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当前学界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开展的研究已有不少。有的学者着眼于宏观,从艺术生产角度探讨网络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技术文化背景,包括媒介变迁、网络时代文学传承与创新,博客崛起与网络文学生产带来的多种变化,影视化、移动阅读等文学消费方式革命等问题。有的学者从平台经济角度研究网络文学的情感劳动和消费。还有学者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网络文学的社会功能,如2020年2月,阅文集团组织“我们的力量”抗疫主题征文,涌现出李开云《国家战疫》、梦风《一诺必达》等作品,研究者认为,这类作品“容易将读者代入情节中形成沉浸感,作品可以融通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与身处现实中的两种感受,从而起到抚慰大众情感的作用”。 笔者认为,此层面的研究热点以及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网络文学读者的研究。通过研究网络文学读者的阅读行为、审美取向、文化需求等问题,探讨当今社会文化中人们对文学的需求和期望,以及网络文学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二是对网络文学创作和传播的研究。探讨网络文学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方式、创作成果,以及不同读者群、用户群、不同“部落”的阅读、接受与再创作,乃至不同人群的文化心理、精神状态等。 笔者还想重点强调的是,网络文学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网络文学拥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地位和影响力,它不仅代表着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也反映乃至影响了当代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和文化价值观。一方面,海量的网络文学在最大限度地反映和印证着“中国经验”;另一方面,网络文学本身也是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的一种形态和一种直接呈现。从这一视角开展研究,社会学、历史主义、女权主义、文化批评、接受美学等等方法,似乎都有用武之地,可发掘的论题亦极其丰富,举凡社会现实论题、理论文化论题,都可以在网络文学中找到丰富的材料与例证。当前,青年学者已在这一领域开展了专深研究。如高寒凝的《罗曼蒂克2.0:“女性向”网络文化中的亲密关系》重点关注面向女性受众的恋爱题材网络小说/网络剧、偶像粉丝活动、同人创作以及女性向手游等网络流行文化,从中抽取“亲密关系的虚拟化”和“亲密关系的商品化”这两个一以贯之的核心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命名为“罗曼蒂克2.0”,即浪漫爱情(romantic love)这一重要的亲密关系形态在网络时代的“升级版本”。该书考察以流量明星为“中心文本”的粉丝圈,揭示了作为偶像工业生产机制内核的“亲密关系劳动”,已然达到相当的学术深度。显然,对于伴随网络文学而兴起的文化现象和亚文化现象,开展专门研究意义重大。 从网络文学对社会文化影响的广度方面着眼,可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如网络文学在情感表达、社会交际、价值观塑造、文化传承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如网络文学与文化多元性,网络文学的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和融合,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又如“耽美”文化、“御宅族”文化等亚文化课题。此外,网络文学中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元素,也已经受到研究者关注。 四、网络文学在人类存在层次上的哲学意义 上述三个层面的问题,最后都可归结到“存在”的哲学层面,即人类的生存形式与生存意义。网络文学研究的人类生存(哲学)层面,即从哲学高度探讨网络文学对人类生存形式、人类存在本质发展的影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活动空间。随之产生的网络文学代表了现代人的一种新生存状态和文化需求,也展示了人类精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的多元文化和文化交流的趋势。从哲学层面研究网络文学,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网络文学与人类精神文化的关系,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生存的本质。 网络文学的出现,展现着人类新生存状态的到来,这种状态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网络文学意味着人们的文学阅读与创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更加自由、多样化的方式参与文学的创作、阅读和传播;网络文学的发展还催生了一批新职业,如网络作家、网络编辑等,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网络文学使得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人类对于存在与自由的一种表现;同时,网络文学中也有着对于存在的思考与探索,如对于生命、时间、人性等主题的探讨,这些也与存在主义的思想有关。麦克卢汉曾预言,进入电子文明后,人类将重新部落化,事实上我们已经开始步入这个时代。“在网络空间以‘趣缘’而聚合的各种‘圈子’,其数量恐怕早已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因血缘而繁衍的部落。这些网络新部落有着自己的生态系统和话语系统,彼此独立,又息息相通。” 网络文学体现的人类精神状态,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在人类历史上,文学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网络文学的出现,又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放大了文学的影响。同时,网络文学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加自由、多元的思想交流平台,促进了人类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新近有学者运用当代批判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分体”(pidual)概念,来研究分析网络小说,可以说已经是在“存在”层面上开展研究了。 从哲学高度来看待网络文学与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关系,需要将网络文学放在更广阔的人类生存与发展背景下审视。网络文学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精神文化的新发展,也呈现出人类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复杂化趋势。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反映出人类生存状态的新变化。笔者更想说的是,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的数字化形态,是人类整体生存形态的一大变化,使得人类从实体的生存形态向数字化、虚拟化、比特化的生存形态的转变,变得如此直观和真切。这种人类生存形态本身的变化,才是网络文学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最尖锐、最根本也是最迫切的问题。其实,人类面对的基本问题是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人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选择来解决。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现代人在面对这个基本问题时所作出的一种自由选择,表明人类正在通过新的方式来探索和实现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事实上,网络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也正在以它自己的方式深入探讨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比如,网络文学中常常涉及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哲学问题,探讨和解答这些问题,对于深化人类哲学思想和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总之,从人类存在的角度研究网络文学,站在哲学高度审视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人类各种文学艺术,有助于揭示人类精神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推动人类哲学和文化的发展进步。 五、结语 总的来说,网络文学研究的作品/文学层面、媒介与传播层面、社会文化层面、人类生存(哲学)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网络文学研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同的层面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推动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进步。从作品本体到存在本体,当然是一个提升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这四个研究层面本身有高低之分,有重要不重要之别。同时,这四个层面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把握这四个层面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种综合眼光,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仍是有效的。 首先,作品/文学层面是整个研究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和主要目标,网络文学研究就会偏离方向。网络文学的文学性质及其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使研究者可以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和价值。 其次,媒介与传播层面是一个突出而有效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媒介特性是网络文学与生俱来的根本特性,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无不受到互联网媒介的影响,这使网络文学拥有了全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质,也使网络文学的作品/文学层面和媒介与传播层面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媒介与传播层面的研究既是以作品本体为基础的网络文学研究的自然深化与拓展,在具体研究中又必须考虑媒介与传播层面对网络文学的作品/文学层面的影响和制约,重视作品/文学层面的特点和价值。 再次,社会文化层面的研究,是前两个层面研究的某种综合。没有对作品的准确把握,没有对网络文学媒介特性的深入研究,社会文化层面的研究也会流于空泛;但是,只是就作品谈作品,就媒介特性谈媒介特性,不结合现实的社会文化现象,前两个层面的研究也易失之狭窄、偏颇。 最后,如果认识到网络文学是人类信息化生存状态的一个直观体现,那么对其哲学意义进行探讨,就是必然的,因此人类生存(哲学)层面的研究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与探索。 总之,这四个层面互相联系、互为条件、相互支撑,虽有各自相对的论域,但互相深刻影响,密不可分。当这四个大的层面的综合研究都比较成熟的时候,网络文学研究就会进入新局面,网络文学的学科地位也会自然提升。至于文章开篇提到的网络文学的综合定义,只有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形成,才会是比较全面的,也会是比较可靠的。 目前看来,学界从四个层面上开展的网络文学研究成果不少,但也有不足,可开拓的空间也不小。有学者指出,当前网络文学研究主要的问题包括:过于套用西方理论,脱离中国网络文学实际;仍然囿于传统纸质文学的概念,来观察、研究、评判中国网络文学;忽略发生在文本与文本之间,发生在整个文学网络当中的重要文学现象等。这些不足,恰恰也可以看作学界努力的方向,而本文所提的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层面,也许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参考。 笔者还要说明的是,推进网络文学四个层面上的研究是一个多层面、综合性的过程,还需要多学科视角。网络文学的研究不仅仅是文学研究,还涉及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只有通过多学科的融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网络文学的本质和特点,把握其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影响和启示。当然,研究网络文学也不只有这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无疑是最主要的。中国传统道德纲纪有“四维”,本文所论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层面,也略可比之为“四维”。真正的好研究,需要以学术眼光,提出真正的时代之问。真正的学术创新,必然来自研究者们对网络文学更真切的“实地”研究,来自更大的理论勇气。只有深入考察这四个层面的内在关系,并在四个层面上开展专深研究,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网络文学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更好地理解网络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把握当下快速发展的新媒介文学形态,推动文学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的创新与发展,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注释及参考文献从略。)
文章分类:
现象解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