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古镇遗韵 二维码
677
发表时间:2024-11-01 07:47来源:中华作家网 作者简介:谢红,国家一级编剧。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广播电视政府奖评委,四川新闻奖评委,眉山市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有散文、诗歌作品以及电视理论文章发表于《当代电视》《十月》《星星》《四川文学》《西部广播影视学刊》《百坡》以及高校学报等刊物。有多部电视主创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政府奖,有散文作品获得第二届四川散文奖,有广播连续剧获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苏东坡文艺奖贡献奖。 古镇遗韵文/谢红 这个冬天的午后,阳光刚刚好,它透过云朵的缝隙洒落我的身上时,早已失却了原本刚烈的火热,变得温暖而慵懒。它也落在我脚下的路面上,风吹动老树的枝叶,仿佛把它也吹得弯曲了,留下斑驳错杂的光影,随着我的脚步,缓慢地向前移动,也将传说中的一个神秘故事,悄然展开。 这是坐落于川西平原上一个古老的小镇,分为上江口和下江口,形如一根扁担,俗称扁担场。上江口指的是石龙村,以江口街为主体,这里的老百姓长期经商,从西汉时就开始贩卖著名的武阳茶;一条县道从上江口笔直地伸往以双江村为主体的下江口,双江村的村民则多在江口码头做苦力,或者下河渔猎。秦汉之时,它叫彭亡聚,晋代称合水、彭模、平模,宋代为安镇乡,从明代至今,始名江口。 是的,江口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但它的知名于世,却不在于其历史的悠久,不在于它是四川省的3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甚至也不在于它是世界最早的茶发源地,不在于它有一个依托5000多座汉代崖墓、由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崖墓博物馆。——让江口古镇真正引起轰动,是在一年前,来自中国社科院、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考古、历史及文物专家齐聚这里,见证了从江心老虎滩打捞岀的、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数千件价值连城的绝世珍宝,其中仅被追回的盗宝者贩卖的文物,其价值就高达三亿元。这次专家聚会,终于证实了一个被村民们口口相传了几百年、被称作全球第三大宝藏的传说。 民间寻宝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传播,也在全球范围内为人们津津乐道。“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是数百年来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广为流传的一首童谣,说的是一代枭雄张献忠千船沉银的故事,而在专家们眼中,这不仅仅是一首童谣,更是一把钥匙,一组破译江口沉银的密码。 事情的原委当然得追溯到三百多年前。 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在转战陕西、河南、河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之后,再次挥军进入四川,一路攻城夺寨,占据了天府之国的首府成都,并于1644年8月16日登基,宣布成立大西国,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自号大西皇帝。在长期的征战中,张献忠凭借非常手段,从那些豪门巨贾手里抢劫了富可敌国的巨额财富。而在成都称帝之后,富饶的天府之国也成为他取之不竭的敛财源泉,据说,当时连崇祯皇帝拥有的财富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他也因此在成都大肆炫耀掠夺的宝物,并美其名曰“斗宝大会”,用装满了24间大房子的金银财宝,一时间,让天空也黯然失色。 1646年,清朝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与吴三桂等人统率满汉大军,攻向张献忠的大西农民军。其时,张献忠的部将刘进忠与清兵勾结,将清兵从陕西秘密引入川北,向张献忠部发动突然袭击,造成农民军的惨痛损失。 对满清的大举进攻,张献忠由于准备不足,难以抵抗。见大势已去,便决定“携历年所抢”的宝物,弃都向川西进发。十万大军与随行载宝的船只千艘,沿府河南下,在行至彭山江口时,受到前南明参将杨展所率军队和当地地主武装的伏击,张献忠惨败,运宝船只悉数沉入江底。 据修于清嘉庆年间的《彭山县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冬季,渔者于江口河中获刀鞘一具,转报总督孙士毅,派员赴江口打捞数日,获银万两并珠玉器等物”。这是官方对江口沉银进行较大规模打捞的唯一的文字记载。而在民间,数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杰曾经参与了对这笔宝藏的发掘,但结果显然不尽人意。 事情总是出人意表。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当地在修建红光支渠时,随着大量泥沙从一处悬崖滑落,没有任何先兆地,童谣“寻银诀”里的“石龙对石虎”,就神奇地现身于江口镇上江口石龙村石盘山石龙沟半山腰的崖壁上。石龙长17.4米,宽0.7米,鳞爪披露,张牙舞爪,身体呈倒立状,只露出龙身与龙爪。龙头从崖上垂挂而下,伸入崖下的一个水池,正在池中喝水,是保存完整,造形完美,雕刻精湛的高浮雕摩崖造像。同时在附近发现的石虎,其头部已经部分损坏,虎身则完好。同样在《彭山县志》有载:“石龙,彭山县治东十五里。其形肖龙,首仄蜿蜒,髻髭迸露,鳞甲峥嵘,有持雨拿云之势,长三四丈许,若经鬼斧神工者然,与石虎相对。”让人喟叹的是,“文革”的风暴也席卷了甫一露面的这一历史遗存,石虎毁于一旦,石龙在泥沙的覆盖下得以苟延残喘。1984年,当地政府依石虎原型重新加以雕刻,并将之移至距石龙二十米处。 但更离奇的是,1944年,彭山县编志局原局长徐原烈经过考证,认为石龙石虎凿造于宋代伏虎寺的山门外,并立有一碑,上书“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石龙石虎既然建造于宋代,而张献忠沉银已是明末,时间上相差了六百多年,一千年前的宋代人,又是怎样掐指一算,就看见了六百多年后发生在江口镇的一场水上大战,看见了沉入江底的宝藏发出的耀眼光芒?如果石龙石虎与张献忠沉银没有关联,又该怎样解释,从石龙所在位置与石虎原来所在位置的中间看出去,是如此奇妙地、不偏不倚地,正好指向府河与南河两江合流处?这里,也正好是专家们确定的张献忠沉银遗址。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绞尽脑汁也没有猜出“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金银是藏在山中,为什么这么多年里,从未听说过有人在山里发现过宝藏,也未听说过山里有宝藏?而张献忠千船沉银的传说,则从未中断过,且一点一点地揭开了蒙在它头上的面纱。 在清初杨鸿基所著《蜀难纪实》中,记载了沉银的一些细节。依照其说法,张献忠率军由水路出川时,由于银两多得木船无法全部装完,便命令工匠用木料做了许多夹槽,放银锭于其中,让其顺水漂流。张献忠原本打算在巫山附近江流狭窄处,再将其打捞上岸,未料却在江口遭遇阻击,江道被沉船所阻塞,大部分银两也随之沉入江中。《蜀难纪实》里说,当时沉银甚巨:“累亿万,载盈百艘”。 江口镇下江口双江村,是府河与南河汇合后进入岷江主河道的地方。关于对石龙与石虎童谣的理解,当地居民另有一个版本,说的是张献忠在江口沉宝后,派了一名将军隐姓埋名,就地藏匿,暗中保护江底宝物。将军去世后,变成了一只屹立于山上的石虎,与河中的石龙遥相呼应。之后,将军的后人便以当地村民的身份居住下来,但没有人知道将军的后人是谁。在这个版本里,张献忠是在江口主动沉银。《蜀难纪实》里对此也有记载:“于是括府库民兵之银,载盈百艘,顺流而东。至彭山江口,初心忽变,乃焚舟沈镪而还。”相信这个版本的人还有另外一个依据,即石龙所在之处,正好位于彭山将军湖附近,而在当地老人口中,将军湖的得名正是源于张献忠。 曾任杨展幕客的费密在其《荒书》一书中这样说:“丙戌正月,忠尽括四川金银作鞘,注彭山县江。杨展先锋见贼焚舟,不知为金银也。其后渔人得知,展始取以养兵。”按照费密所说,江口沉银在当时就已经被杨展部分打捞。 据《大清历朝实录》记载,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有个翰林陈泰初,在彭山见到当地居民从河里捞出了银两。咸丰帝便下令成都将军裕瑞“按所呈情形悉心查访,博采舆论,若知其处,设法捞掘”。未果。乾隆五十九年,清政府又一次组织打捞,“获银万两并珠玉器等物”。而私下里,各路奇人异士对江口沉银的寻找,一直未有中断,但所获甚微。 到了1993年,为了解开江口沉银之谜,彭山县邀请四川地矿局物探大队到江口进行勘探。这次勘探发现了7个预示可能出现金属物的磁异常点,但没有找到实物。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也到江口勘探,同样只是在江心发现了一处长7米、宽2米的磁异常点。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转机出现在2005年4月20日,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大桥下游方向约500米处的江心施工时,工人挖出了装在一个木筒里的几枚银锭,这些银锭因为腐蚀已成黑色,但仍然能够分辨出“五拾两一定,银匠右闵季”等字样。2011年,在对江口河道进行清淤时,又在同一地方挖出了一页金封册、一枚印有“西王赏功”的金币,以及一些散碎银两。这页金册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上面刻着“维大西大顺二年岁在乙酉五月朔日壬午”、“皇帝制曰朕监于成典中官九御”等字样。这页金册后来经专家鉴定,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另外,一枚印有“西王赏功”的金币,则被鉴定为少量存世的张献忠大西国金币。 在此期间,另有大量文物被盗挖,仅被追缴回来的,就有千余件,其中有国家珍贵文物百余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8件(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1枚、皇帝册封金银册4张、摇钱树1棵、壹佰两银锭1枚、长沙府天启元年伍拾两金锭1枚),二级文物38件(金西王赏功钱币4枚、皇帝册封金银册7张、银锭25枚、花鸟纹金腰牌1个、龙纹金腰牌1个),三级文物54件(银西王赏功钱币8枚、银锭36枚、皇帝册封金银册2张、狮纹鎏金饰片1个、福寿金手镯1个、明代官印章1个、一刀平五千钱币5枚)。这些文物大部分都与张献忠联系紧密,文物出水地点与文献记载的张献忠“江口沉银”地点也相同。而最新的消息是,从2016年11月23日起,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的考古队,已开始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是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的首次考古发掘,也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进行的水下考古发掘。眼下已进入实质的“挖宝”阶段,发掘工作将持续到明年。 事实上,上述种种,与张献忠沉江的宝藏相比,不过九牛一毛罢了。当它最终以一种谁也无法预知的方式出现时,不知道带给我们的会是怎样的惊喜或震撼?当我在岷江大桥桥头的“桥头堡正宗漂汤”饭店里,吃完一锅热气腾腾的当地名食漂汤之后,立马想到的,是去喝一杯著名辞赋家王褒,在西汉宣帝时期所著《僮约》中说到的“武阳买茶,扬氏旦荷”的武阳茶。《僮约》中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这句话,却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关于茶的文字记载。方志在《华阳国志•蜀志》中也写道:“南安、武阳,皆出名茶。”这里的武阳即指今天的彭山。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也有关于“武阳茶肆”的记载。这些历史文献不仅仅向世人述说了江口在茶文化发展史上曾经的辉煌,更让全世界都公认江口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产地和茶叶市场。 “武阳茶肆水上船,双江渔唱声声远”。据考证,王褒所说的“武阳买茶”地,就在今天江口镇的桥楼子和横街子一带。江口曾经是岷江最重要的水运中转码头之一,短短一条街上,大小码头多达五十多个,最大的一个是位于龙王庙前的红石梯码头,高20米,宽4.5米,在38级水梯当中有一个三平方米的平台。江口古镇因此也被形容为“日有千里行船数百艘,夜来万盏灯火照码头”,其繁华与热闹可见一斑。 今天,四川人饮茶习俗的举世无双,其源头正是江口镇的“武阳茶肆”。而那些遍布各地大街小巷的茶楼,或许也得自于江口这沿江而建的吊脚楼?当我坐在桥楼子一个老旧的吊脚楼里,品着一壶村民自制的茶水,注目两江汇流处的沉银之地时,思绪不由得斜逸横飞,仿佛我亲眼目赌了三百多年前江面上那场惨烈的激战,仿佛与我对面而坐的,是仙风道骨、长髯飘飘的长寿神仙彭祖,仿佛我正游走在江口古老的街道上,一点一点地融入人群,流逝在永恒的时光之中。
文章分类:
散文选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