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扬《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 》外一章 二维码
66
发表时间:2020-10-27 01:12作者:苏扬来源:本网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 ——观唐洁女士同题画 是的,我要化身荷花浦。你看我的眼神与你多么酷似,而世俗的景物永远不明白残荷的生命价值。 它们只会讥笑或者嫌憎,以为五彩缤纷才是美的。 它们喜欢花枝招展地在岸上喧哗,嘲讽你枯萎的容貌像老妪一样丑陋。 如果它们窥见一只麻雀歇在布满洞眼的莲蓬上,便会说:瞧,多么萧瑟凄然! 你驾驭着神辇,不出声,只用眼睛和耳朵观察风云,默认秋天对泥土的提醒。 我也学习你的静默与淡然,并让灵魂一尘不染,让小小的身体散发出洁净的光芒。现在我优雅得就像那个归于清贫的诗人,我看到你沧桑的面容下水的流动。我度量着水的波纹和你的皱褶,把它们读成诗,读成史。 我发现诗里也称赞灰是一种情调,枯萎是一种高尚,枯萎的意义甚至要超过绽放,那是血液的回流,是对水和泥土的感恩。 南来北往的人已变成虚幻的影子了,光阴总是把一个个朝代的记忆往缺口处驱赶和掩埋。现在,画面上只剩下徐玑的诗句:“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但你依然选择在秋季的伤痕上返依 。 这片荷叶迟早都要腐烂的,然而,即使烂成淤泥了,也呵护着那个莲蓬。原来,莲蓬里住着一群莲籽,寒冬过后才能舒展嫩绿的腰肢,你忍住剧烈的疼痛,孕育着它们。 直到最后的汁液像泪水一样从莲蓬漆黑的洞眼里流出来,那一定是里面生命的颤动。 那些爱慕繁华的世俗者怎么能懂得这才是风景的大美呢?! 绿杨春韵 绿杨春把扬州浸染了。 扬州的茶肆就像路边的烟柳随处可见。无论是百折千回的老街古巷,还是婉约精致的亭台水榭,抑或,古朴典雅的画舫,总有闲情逸致的茶人邀我们一起品茗、听琴和赋诗。 茶香氤氲的扬州,有多少种情态,就有多少种神曲与诗。 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扬州的水土,也不是所有的茶都能代表扬州,只有绿扬春,与扬州气质相符、品性相投。 毋庸置疑,绿杨春继承了绿杨城郭的姓,是扬州身体里的弦歌。绿杨春茶形似新柳,纤美、玲珑、通透,恰如这座水蕴名城的灵魂。 晶莹的翠绿徐徐舒展,鼓荡起一个澄明的世界。 袅袅婷婷的嫩芽亦真亦幻,在茶壶里提起轻盈的裙裾,馥郁的馨香漫溢出蜀冈大地。 色泽如碧,清澈明亮;味如甘露,沁人心脾。一朝品茗,终身眷恋。 轩窗外,杨柳错落有致,波光空蒙旖旎,船儿来来往往,那是诗人的桃花源。我们醉在其中,咀嚼着扬州的风雅和沸腾的绿杨春茶,曼妙的诗情画意就是一幅浩荡的绿杨春韵。 诗在颤栗,在茶汤里滚动着皎洁之心。 绿杨春茶的清雅与淡泊契合了绿杨城郭之美和禅的意境。 鲜醇迷 离,弥久不衰。
文章分类:
散文诗频道
本文由署名作者创作完成并文责自负,网站不承担因版权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仅提供信息存储和互联网内容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立场仅代表作者的观点、立场,不代表中华作家网的观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