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怀:巨草,摇曳在历史的深处(组章之三) 二维码
158
发表时间:2021-02-26 18:41作者:吴德怀来源:中华作家网
孔 子 历史,从《三字经》中认识了你,注释了你,肯定了你。 中国的教育又较早地跟随你“周游列国”,一步一个脚印。后来,在一个最深的脚窝长出一棵车前草,叫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此乃一剂良药,多少年来,治愈了许许多多的病人。 很多人都清楚,你是从“贫且贱”的泥淖里走出来的,“仁”与“礼”是你毕生开辟的两块田地。后来,有许多人试着种过庄稼,丰收与否且莫论,秸杆倒也长得强壮,有穗儿长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曾让某个时期的风雨,吹湿束致之发,也曾让某个暑期的雪霜飘白满皱的额际,你不苦痛不怨怠,“正名”乃一劲株,凭作人生之庇护…… 故,你被称为圣人!
李自成 那年初冬,生动的黄河之水辄不结冰,欲渡无奈,肠内着火。 遣人之畔上观望,据说,第一次你急得头发胡子白了一半,第二次头发胡子全白了。 肋下怒火猛烈燃烧。斯时,你真想让旗幡呼啦啦易作羽翼,挈大军飞过黄河,秋风扫落叶般地消灭贪官污吏,地方恶霸,拯之苦水中的百姓…… 意外,桥,一座浮桥搭起来了。 船连船。 板连板。 心连心。 在船夫面前,在民意拥戴的气壮山河的抱负之中,湍流宁不低下头来! 你的情绪昂然,便一挥手,大队人马沿着浮桥轰然走进辉煌的历史。 而后,你又同刘宗敏、郝摇旗、高夫人、红娘子、张献忠一起,从历史的深处走出,在姚雪垠老先生的笔下,还原成一片比阳光温柔比钢铁坚硬的真情,一直隐隐浮动在今人的心里。
陶 潜 悠悠南隅,走来一袭素衫,手上悬杯水酒。那是谁? 口中念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楚楚东篱飘出几声笑,臂挽一只花篮。又是谁? 喃喃自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秋风在嚷:陶潜,是陶潜! 陶潜,真想换身装束,走进你的桃花源。非观景,欲启开你紧闭的心扉,重睹一千五百年,重听你的《扇上画赞》。然后再顺着精心开辟的诗路,走回我的“四步斋”,融你雅韵于平仄。当然,忘不了,从你宽袂择一芳朵,夹于书页,置于案头,以暄人生春意…… 然而,就在乍抻你衣袂的刹那,一阵笑声倏然从稿笺的背面响起: 什么“人生无常”“乐天安命”,书生,还是与我一道,采摘南岫更高处的那朵菊花吧,并且领我走出隐遁,让我亲眼睹望现代化的中国农业!
孔乙己 你有一个家,是书与酒做成的。 名与利是通往家里唯一的路。 那时,丁举人游戏般地扯住了你的灵魂,他手持利刃,便在上面没有用力地割开了一道伤。 自此,这伤口,久治不愈。所以你再也不能站着喝酒。 你不讨厌孩子,“不多也”的口气,孩子的天真能住得下,所以老长的指甲,微微的笑意与茴香豆之间与孩子之间,时常跑进些趣味性的东西。 你的长衫,上下都揣着“君子固穷”这四个字。 那时的年关真冷,长衫怎么也挡不住寒风。是该有一件夹袄了。为了驱寒?你的血竟溅在线装书上。 怎么也不能凝固! 在通往你家的另一条路上,鲁迅先生走来,他没有推你的门,而是把这血吸进墨管,然后又在一张纸上,生动地描出了你的背影……
作者简介:吴德怀,笔名吴翚、吴晖,60年代生。国营企业机关任职多年。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中国煤矿诗人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全国30多家报刊及多种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文学奖项。出版诗集《多情的土地》、《清荫疏影》,散文诗集《另一片土地的生长》,寓言集《开花的草》等。 诗观:诗歌乃灵动的翅膀,其飞扬的神思,通透心灵。凝炼高雅含蓄特质,堪为诗之鉴镜,品之绳尺。为诗者,当以扩象的灵美与张力,表现理的深邃与玄远。 本文由署名作者创作完成并文责自负,网站不承担因版权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仅提供信息存储和互联网内容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观点、立场仅代表作者的观点、立场,不代表中华作家网的观点、立场。 ![]() |